微信
二维码
2284850003@qq.com
  • 老子:做人要像宇宙一样低调

    老子:做人要像宇宙一样低调

    2025年06月05日 作者 清风明月 103 0

    老子:做人要像宇宙一样低调《老子·第七章》:天长地久,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 世上最久远的,最广大的,当然是天地,是宇宙,寿命动辄以几百亿年来计算,所以说“天长地久”,而这种长久又不是刻意算计出来的。宇宙很低调,不自己追求长久,结果却很长久。把这种天文学上的现象人格化,其意义就在于做人不要太刻意。不刻意就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,就是低调,圣人把自己的位置摆在后面,把自己的利益置身于外,结果呢?反而...

    继续阅读 →

  • 儒学智慧: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

    儒学智慧: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

    2025年06月05日 作者 清风明月 96 0

    儒学智慧: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2014年6月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、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:“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。我们的先人们早就提出:‘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’‘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’‘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’可以说,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。”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出自《礼记·大学》:“汤之《盘铭》曰:‘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’《康诰》曰:‘作新民。’《诗》曰:‘周虽旧邦,其命惟新。’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...

    继续阅读 →

  • 天人合一思想

    天人合一思想

    2025年06月05日 作者 清风明月 92 0

    天人合一思想2014年5月15日,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:“中华文化崇尚和谐,中国‘和’文化源远流长,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、协和万邦的国际观、和而不同的社会观、人心和善的道德观。”“天人合一”明确提出的时代比较晚,但天人关系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。诸子百家及后世医家、禅宗等都对此有所论述。其中,儒家在将天人关系与治国理政联系起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儒家经典《尚书》《春秋》等书中不时有君主的施政态度影...

    继续阅读 →

  •  "无为"并非无所作为

    "无为"并非无所作为

    2025年06月05日 作者 清风明月 109 0

    “自然”与“无为”体现对生命的呵护 作为道家的核心主张,“无为”与“自然”就是老子的“道”。那么,什么是老子的“无为”与“自然”?老子的“无为”就是“自然”,“自然”就是“无为”。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老子在此处指明了自然是宇宙万物(天、地、人)所效法、所遵循的理想状态和最高准则。“无为”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纯天然状态,没有任何人为、人工施为的成分;第二就是不妄为,不乱作为,不强作为。具体来说,可以分两个层面:第一,从形而上的层面来说,“自然”一方面是...

    继续阅读 →

  • 横渠四句

    横渠四句

    2025年06月04日 作者 一叶知秋 104 2

    横渠四句张载/北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...

    继续阅读 →

  • 月夜忆舍弟

    月夜忆舍弟

    2025年06月04日 作者 一叶知秋 86 0

    月夜忆舍弟杜甫/唐代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 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 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 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...

    继续阅读 →

  • 将进酒

    将进酒

    2025年06月04日 作者 一叶知秋 85 0

    将进酒李白/唐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 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 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 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 岑夫子,丹丘生,将进酒,杯莫停。 与君歌一曲,请君为我倾耳听。 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愿醒。 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 陈王昔时宴平乐,斗酒十千恣欢谑。 主人何为言少钱,径须沽取对君酌。 五花马、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。...

    继续阅读 →

  • 把酒问月·故人贾淳令予问之

    把酒问月·故人贾淳令予问之

    2025年06月04日 作者 一叶知秋 81 0

    把酒问月·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李白/唐代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。 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。 皎如飞镜临丹阙,绿烟灭尽清辉发。 但见宵从海上来,宁知晓向云间没。 白兔捣药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? 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 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 唯愿当歌对酒时,月光长照金樽里。...

    继续阅读 →

  • 甲骨文蕴含的中华基因

    甲骨文蕴含的中华基因

    2025年06月03日 作者 上善若水 256 1

    甲骨文距今三千多年,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有系统的文字,与当时世界上先后出现的古埃及纸草文字、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古印度印章文字,并称世界四大最早文字,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。但只有甲骨文一枝独秀,传承发展为今天的汉字,而其他古代文字早已退出历史舞台,成为“死文字”。三千多年来,汉字结构没有变,这种传承是甲骨文蕴含的真正中华基因。 商史刻在甲骨上。爱国学者王懿荣1899年发现了甲骨文,为文献史料较少的商代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,从而使被“疑古派”否定了的商王朝...

    继续阅读 →